100里外诸暨轻纺人的情义故事——诸暨网-凯发旗舰厅官网
发布时间:2014-11-19 16:17:50
来源:诸暨日报
编辑:陈璐 审核:杜萌颖
同样是在外诸暨人,同样在异乡异地创富,同样的心系故土,也同样有着回乡反哺故土建设的由衷情怀。他们,却有着和其他在外打拼的诸暨人不一样的地方。
也许是因为第二故乡和诸暨地缘相近,也许是因为创业和诸暨传统产业集群密切相关,或者是骨子里的诸暨基因,令那数百名在绍兴轻纺城或称谋生或叫致富的诸暨人在不远的“异地”上演一场场有关情义的故事。
在这些故事里,有出门闯荡的艰辛和苦难,有钱包鼓起来的喜悦与骄傲,也有互帮互助的诚挚与感动,更重要的是,这个故事里,有诸暨人,有诸暨人的集体,有一种名为侠气、刚强的诸暨精神。
这个商会“年纪”不大
要是论资排辈起来,和其他“老牌”外地诸暨人联谊会相比,轻纺城诸暨商会显然算是“中青年”,可要是说起这个“中青年”的故事来,可却不少。
2005年,轻纺城诸暨商会成立,担起了团结在绍诸暨人之责,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在轻纺城这个产业基地中打拼的诸暨人愈加团结,力量也比以往更集中。
“现在我们理事会已经是第二届了。”应店街镇十二都村人孟利洪是轻纺城诸暨商会的会长,电话那头的他正在上海返回诸暨的路上,那天是元旦小长假的第一天,他说自己去上海看望正在武警部队服役的儿子。说起儿子,孟利洪言辞之间很是骄傲。
孟利洪说,商会成立之初,会员一共有200多人,几年下来,这个数字并没有增加多少。“总体来说商会的会员流动性不是特别大,套用句流行的话就是‘稳中求进’。”据孟利洪介绍,200多的会员当中既有在绍兴办布厂的,也有在轻纺城内开着门市部的,还有在诸暨从事坯布贸易的,基本上都是从事轻纺贸易,“绍兴把轻纺这块慢慢做大的时候,诸暨就有一部分人赶到绍兴,分到了第一杯羹。加上贡缎行业也算是诸暨的传统支柱产业,所以一来一去,诸暨在绍兴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”。
今年40岁的蔡国就是其中之一。蔡国是陶朱街道开元村人,也是商会的副会长。“我在到轻纺城之前,一直在南昌做床上用品批发的生意。”蔡国在元旦小长假回了诸暨一趟,他说虽然近,但因为生意忙,不能经常回老家看看。
2002年,蔡国和妻子放弃了南昌十多年的生意,一起到了柯桥。用他的话说就是“不算转行,只是换个地方做一样的生意”。因为多年来的从商经验,蔡国在轻纺城的生意很快做大了。2004年,蔡国在绍兴买了房子,一心一意地开始在轻纺城掘金。如今,蔡国在轻纺城里有一个专门批发窗帘的门市部,今年年初还在天猫商城上开了一家网店。“门市部每年的产值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,网店的具体产值还没有算过,毛估估也在千万左右,不过销售额已经是天猫商城里窗帘类目的前三名了。”蔡国说。
在轻纺城,像蔡国这样在异地掘金的诸暨人还有很多,他们“当得了老板,睡得了地板”,他们离家乡100多里的地方成就着各自的创富梦,也在那里宣告着诸暨的知名度。而这一切因为商会变得更迫近,变得更为成功。
仅一年,帮助会员追讨欠款600万元
对于每一个在外诸暨人而言,一个老乡组织无异于一个家,一个能让他们倍感温馨和安全的家,也是一个能给予他们力量的源泉。对于在轻纺城经商的诸暨人而言,这样的感觉显得尤为强烈。
“我们在做的,就是尽可能给我们这里的老乡一种安全感,让他们即使在外地也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。”孟利洪说得很“文气”,但这股“文气”里的内涵却是真真切切。他说,7年来,会员们有难处,商会能解决的,一定不会推辞;会员们需要援助的,商会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
1998年就到柯桥的杨秀国算是最早一批在绍兴从事轻纺贸易的诸暨人了,应该说杨秀国是个老道的生意人,但是商场如战场,杨秀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也吃了亏。原来,一名温州商人欠了杨秀国1200余万元,却始终没有还款的迹象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轻纺城诸暨商会主动介入,联系各方,多次帮忙追讨欠款,最终,在商会和当地法院的协作下,欠款人最后还是还了钱。
“事实上,像这样帮助会员维权的事情还有很多,从商会成立到现在,这样的事情大概有四五十件。”商会副会长俞量说。
2009年,轻纺城诸暨商会成立了维权办公室,专门帮助会员追讨欠款、保护花型等。“协会成立之初,这个维权办公室是没有的,但是被侵权的事情却一直存在。”孟利洪说,一方面是由于轻纺城里经营户的客户是遍布全国,甚至全世界,所以被“赖账”、被“拖欠”款项的事情时有发生;另一方面,诸暨从事坯布生意的人不在少数,他们的产出有85%左右是通过轻纺城这个大平台进行交易的,所以这部分人也经常被“死账”所困扰。而维权办公室的设立从根本上保护在轻纺城的诸暨人的利益,从现在来看,这一组织的存在似乎是迫切之需。
据了解,维权办公室将诸暨分为大西、大唐、枫桥等五个片区,加上轻纺城一个本部,6个区块分别由商会6名会长和副会长管理,片区内发生的维权行为一律由管理的副会长负责协调解决。据了解,仅2012年一年,经由商会出面成功追讨回来的“死账”就达600余万元。其中有不少欠款人远在新疆等地,商会则通过和当地兄弟联谊会联系,找到欠款人,并将这一情况和当地工商、公安等部门沟通,最终都顺利解决。
事实上,除了保护在轻纺城诸暨人的经济利益之外,商会还为会员的花型保护上花足了功夫。“花型保护是针对布匹生产而言的,类似于专利保护,我们出面和工商部门联系申请花型包版,这样一来,如果有别的厂商仿制我们诸暨人的花型,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”孟利洪说。
回家,反哺诸暨建设
回家,是每个游子内心永恒不变的愿景。对于在外打拼的诸暨人而言,回乡创业的念头一直没有停止过,在轻纺城经商的诸暨人也不例外。就像孟利洪所说的:肯定是要回老家的,人不能一直漂泊在外。
对于孟利洪和数以百计在轻纺城创富的诸暨人来说,乡土永远是心头舍不去的情结。他们都表示,如果有好的项目,或者好的机会,自己一定会回到诸暨,反哺家乡建设。
当听到诸暨国际商贸城一期已经在建设当中的时候,孟利洪说自己非常惊喜。“商贸城这个平台非常大,也非常好。说得大一点,光是我们在外诸暨人回来就可以把商贸城搞得有模有样。”